在導入介護保險制度前,日本照護機構以社會福祉法人為主,一般民間企業難以參與,因此形成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日本的照護機構、設施及事業所,依據厚生勞動省統計共有37萬6,861間,但具有100億日圓以上規模之企業僅佔排名前十三名。
業界龍頭為醫療事務起家之日醫學館,擁有3,030間長照設施、訪問型照護事務所,在設施營運方面改善退出與入住之運轉率,在訪問照護方面則防止人才流失與加強重度使用者,讓2020年照護事業營業額達1,537億日圓,利益158億日圓;而損保控股(Sompo Holdings)以470億日圓併購居酒屋和民、Message經營之長照中心,提升原80%的入住率達92.1%,並推出獨家介護相關保險,為確保人力,還將保險事業部4000位員工改派長照中心,至去年其照護事業營業額達1,342億日圓,淨利13億日圓;排行第三之Benesse專注高價位長照中心建設,每年新蓋十間左右,以確保利潤。其照護事業營業額達1,228億日圓,部門利潤113億日圓。
而日本的照護產業每年有超過一百的併購案,不斷有大企業積極併購小設施,如SONY旗下的長照設施Sony Lifecare以20億日圓轉換公司債券,併下55億日圓營業額的友愛集團;而經營大型連鎖藥妝店的Cocokara fine也取得居家照護公司Senior Cosmos股份,擴大已著手的居家看護領域;日本第二大保全公司ALSOK也取得居家醫療按摩CARE PLUS股份,以回饋使用保全服務的高齡消費者。
而最新案例為2021年3月由日本石油業第二大的出光興產併購日間照顧QLC Produce,出光興產表示全球重視環保,政府也提出2050去碳化社會之綠色成長戰略,可預測石油需求量將減少,因此希望轉投入照護產業以讓企業永續成長。而不少海外基金也瞄準照護市場,如PE基金之MBK Partners以1股924日圓收購TSUKUI集團股票,創業者預計於6月退出公司,該集團擁有80間設施、3400位入居者,以及560個日間照顧,在業界為第四大。另外同樣為PE基金之Unison Capital併下精神病患專屬的日間看護N FIELD,在日本有210個據點,一度被選為最具未來發展之企業。
對大公司而言,能直接確保使用者,不須重新尋找建地投入成本,便能進入長照業界之外,亦能提升本業的服務品質。而小設施的經營方本身也面臨高齡化問題,難以投資新設備,維持服務品質,因此能促成一件併購案,便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