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undefined

  •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Advanced Search
  •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 TSITE Products0
  • TSITE Suppliers0
  • TSITE Events0
inner head
TSITE Home / 臺日新創交流優勢互補 擴大投資領域 注入《日本》創新活水
臺日新創交流優勢互補 擴大投資領域 注入《日本》創新活水
TSITE Publish date:2021-05-06
TSITE Published by:李宛諭

在疫情衝擊下,日本全力支援新創企業,2020年新成立創投基金,擴大投資領域,並與臺灣攜手合作,加大對臺灣新創的投資,期望發揮互補效果,為新創注入新活水,並為日本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找尋出路。

近年來由於產業結構變化、天災人禍頻繁、價值觀轉變等因素,企業亟思轉型之道,且2020年全人類面臨最大病毒威脅,日本政府認為唯有依靠改革創新,才能幫助整體社會走出困境、開拓新生活,因此全力支援新創企業、建構新創生態圈,盼為日本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找尋出路。


日本創投基金 分七大類型

日本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簡稱VC)的類型可分為七大類,分別為獨立系VC、地方強化型VC、大學與政府系VC、金融機構系VC、海外系VC、獨立加速器與育成中心、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

獨立系VC最大特徵在於沒有母公司、資本獨立,可以單獨進行投資。地方強化型VC多以應用地方特色資源、活化地方產業為目的,通常由地方銀行等組成基金。

大學與政府系VC通常是大學、學術研究單位以研究成果、技術等作為主要事業核心、發展業務。金融機構系VC母公司多為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純粹以投資為目的,但投資標的多為較大型的新創企業,多要求未來也須與母公司的金融機構交易。

海外系VC特色為規模大,且投資標的遍布全球。獨立加速器與育成中心加速器的目標是在3至6個月的期間內,使新創企業急速成長,育成中心跟加速器不同之處,在於沒有設定期間。CVC相較於英美等國VC盛行,日本的CVC比例高是特色之一,所謂CVC即大企業籌組基金,對於感興趣的新創企業出資或進行一部分支援,原則上,投資標的多為與自身業務內容相關的企業,不僅可實質獲得投資利潤,也對自身本業有加分效果。

新成立創投基金 投資領域多元

日本2020年新成立的創投基金,投資領域多元,其中Woven Capital是由豐田集團創立、總額達8億美元的國際創投基金,主要投資自動駕駛領域,內容包括自動駕駛Mobility、自動化、人工智慧、機械學習、數據分析、連結、智慧城市等。

J-GIA2號系列基金由日本成長投資Alliance作為其普通合夥人(GP),有限合夥人(LP)則有JT、博報堂等大企業,規模達380億日圓;Beyond Next Ventures2號投資事業有限責任組合,是Beyond Next Ventures管理的第二個創投基金,2020年12月接受產業革新投資機構等出資,資金總額達165億日圓,投資對象為具備優異研究能力的大學、研究機構等,且多鎖定種子期(Seed Stage)企業。

Pleiad-Minerva Japan Growth Opportunities L.P.主要投資標的是處於成長期(Growth Stage)的未上市公司,投資領域包括以Commercial Internet為主的B2C企業、以Software Service為主的B2B企業,目標是將其培育成獨角獸(Unicorn)企業。所謂獨角獸企業,是指「創業10年之內,估計市值1,000億日圓以上的未上市公司」,2020年日本新創獨角獸共有7家。

5家新創企業 募資額逾百億日圓

2020年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衝擊,在日本進行募資的新創企業較2009年減少16%、共1,686家;2020年累積募資額達6,800億日圓,規模較2019年的7,010億日圓減少210億日圓。不過,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衝擊,仍有5家新創企業的募資額超過100億日圓。

一、Spiber

開發蛋白質材料的Spiber,2020年12月委託三菱UFJ Morgan Stanley證券進行事業價值證券化(Value Securitization),取得250億日圓的大型資金,是新創中少見的募資方法,引起話題,市值也從2019年的962億日圓,成長到1,143億日圓。

二、Mobility Technologies

經營計程車叫車系統「Go」及「Japan Taxi」,2020年7月發表募資消息,投資者包括NTT Docomo、東京Century、電通集團,集資達225億7,500萬日圓。

三、Looop

提供以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零售服務,該公司開發的「Looop電氣」系統可進行電力供需管理,包括記錄發電、零售方的使用狀況。Looop接受來自石化公司ENEOS等的資金約28億3,000萬日圓,總募資額達173億9,800萬日圓。

四、VPP Japan

提供解決電力成本經營問題,並提供次世代「Off Grid電力供給服務」,2020年3月透過Mizuho銀行聯貸,取得100億日圓的資金。

五、Astroscale Holdings

主要事業內容是開發清除太空垃圾的技術,本社在新加坡,研發中心設在日本,2020年10月募集E輪資金約55億日圓,累積超過210億日圓。

臺灣新創勇闖日本 沛星互動掛牌上市

沛星互動科技(Appier Group Inc)成立於2012年,專精全方位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協助客戶使用者旅程獲得最佳化成果。沛星互動科技已於2021年3月30日在日本證交所掛牌上市(IPO),成為少數臺灣在日本掛牌的企業。目前估計市值超過2,000億日圓。

探究沛星互動科技決定在日本掛牌上市的原因,除了確保優秀人力、拓展業務基礎,也因為日本是占沛星互動科技營收比重最高的市場,希望藉由日本上市提高市占率與知名度,且沛星互動科技背後有軟銀(SoftBank)集團投資,業界認為該決策合理。

臺日政府攜手合作 投資新創公司 

2020年12月,日本大和證券集團的創投基金與DCI Partners共同出資成立生技醫療專業創投基金,規模約140億日圓,是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生技醫療專業VC,同時也接受來自日本與臺灣政府的出資,投資標的為日本與臺灣的新創公司,支援新冠病毒肺炎治療藥物與基因編輯等技術的實用化。

藥物開發由基礎研究到臨床實驗的階段不僅時間長、所需資金亦龐大,平均約需5至15億日圓的資金,在日本,該階段的資金多來自國家研究費或國家基金,但大多數企業面臨資金來源有限的困境,該創投基金恰可解決資金問題。

臺日在新創產業的交流還包含,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合作實施「日台新創生態強化事業」,協助日本新創企業在臺灣發展事業、或以臺灣為據點在第三國開拓事業,在臺日雙方的製造、對應社會問題的領域中,發揮互補效果。具體作法為,與3家臺灣加速器中心合作,提供簡報、個別指導、媒合、共同工作空間等服務。

 

相關展覽

BioJapan/再生醫療JAPAN/healthTECH JAPAN 2021

展期:2021年10月13至15日
 地點:日本橫濱(Pacifico Yokohama)
 網站:https://www.ics-expo.jp/healthtech/ja/

5G/IoT通信展

展期:2021年10月27至29日
 地點:日本千葉幕張Messe
 網站:https://www.5g-expo.jp/ja-jp.html

RoboDEX

展期:2022年1月19至21日
 地點:東京Big Sight
 網站:https://www.robodex.jp/ja-jp.html

TSITE Download Attachment

  1. file.jpg

TAITRA

地址:11012 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國貿大樓5-7樓
服務電話:886-2-2725-5200 #1483
電子郵件:weichunlin@taitra.org.tw

主辦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 2023 TAITRA|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