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undefined

  •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Advanced Search
  •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 TSITE Products0
  • TSITE Suppliers0
  • TSITE Events0
inner head
TSITE Home / 企業與海外基金看好市場 開放民間參與 日本照護產業併購暴增
企業與海外基金看好市場 開放民間參與 日本照護產業併購暴增
TSITE Publish date:2021-04-02
TSITE Published by:李宛諭

日本國家介護保險每年超過10兆日圓,在導入介護保險制度前,照護機構以社會福利法人為主,民間企業難以參與,自從開放民間參與後,每年併購案破百,企業與海外基金均瞄準照護市場。  

日本65歲以上人口達3,617萬人,占總人口數28.7%,目前被認定的照護人口約658萬人,國家給付的介護保險每年超過10兆日圓。2025年戰後嬰兒潮世代將邁入75歲,預計每年都會有160萬人面臨死亡,料將導致醫院及照護機構、居家照護供應不足,恐怕會有40萬人無法接受適當照顧。


推廣銀髮族再就業 達到共生社會目標

打著百歲人生、長壽時代口號,日本政府不斷推廣銀髮族再就業,希望達到共生社會目標,實現社區整體照顧系統,推動24小時巡迴型在宅照顧,亦即以社區為單位,讓高齡者在熟悉的環境中自立生活,再由醫療機構或照護協助,提供周邊的生活支援、醫診與照顧、疾病預防、居住等務。

日本政府也力推社會保障制度與稅金改革,2000年實施介護保險法,每兩年修改一次,現由市町村的地方行政單位判定照護需求,認定等級分為要支援1至2級,以及要介護1至5級,等級愈高能接受的補助愈多。而日本政府自2018年開始推動能照護與治療高齡者的介護醫療院,至2024年將廢止原先推廣的介護療養型醫療機構。如何提升社區整體照顧、確保高齡者自立支援以及吸引照護人才,成為重要課題。

以中小企業為主 日醫學館為龍頭

在導入介護保險制度前,日本照護機構以社會福利法人為主,一般民間企業難以參與,因此形成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日本的照護機構、設施及事業所,依據厚生勞動省統計共有37萬6,861間,但具有100億日圓以上規模的企業僅占排名前十三名。

業界龍頭為醫療事務起家的日醫學館,擁有3,030間長照設施、訪問型照護事務所,在設施營運方面提高入住與退住運轉率,在訪問照護方面則防止人才流失與加強重度使用者服務,讓2020年照護事業營業額達1,537億日圓,淨利158億日圓。

損保控股(Sompo Holdings)以470億日圓併購居酒屋和民、Message經營的長照中心,提升原80%的入住率達92.1%,並推出獨家介護相關保險,為確保人力,還將保險事業部4,000位員工改派長照中心,截至2020年其照護事業營業額達1,342億日圓,淨利13億日圓;排名第三的Benesse,專注高價位長照中心建設,每年新蓋10間左右,以確保利潤,其照護事業營業額達1,228億日圓,部門利潤為113億日圓。

開放民間參與 企業與基金看好市場

日本每年照護產業的併購案破百,自從開放民間參與後,不斷有大企業積極併購小公司,如SONY旗下的長照公司Sony Lifecare以20億日圓轉換公司債券,併購55億日圓營業額的友愛集團;而經營大型連鎖藥妝店的Cocokara fine取得居家照護公司Senior Cosmos股份,擴大布局居家看護領域;日本第二大保全公司ALSOK也取得居家醫療按摩公司CARE PLUS股份,以回饋使用保全服務的高齡消費者。

而最新案例為日本石油業第二大的出光興產,於2021年3月併購日間照護機構QLC Produce,出光興產表示,全球重視環保,政府也提出2050去碳化社會綠色成長戰略,預計石油需求量將減少,因此希望轉投入照護產業,讓企業永續成長。

而不少海外基金也瞄準照護市場,如私募基金MBK Partners以1股924日圓收購TSUKUI集團股票;另外同樣為私募基金的Unison Capital,併購精神病患專屬的日間看護機構N FIELD,其在日本有210個據點,一度被選為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

對大公司而言,透過併購投入照護領域,能直接確保使用者人數,且不須重新尋找建地投入成本,便能進入長照產業,此外也能提升本業的服務品質。對小公司而言,若能促成併購案,可解決新設備投資等問題,可謂皆大歡喜。 

防疫超前部署 降低老人機構感染風險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日本政府初期便迅速對應,2020年1月底厚生勞動省馬上指示各縣市加強照護單位防疫宣導,並在2月底開始限制家人會面,禁止入住者外出,留意物資流動以避免感染。3月擴大縣市單位權限,經判斷可向照護設施提出休業建議。因此,照護設施的感染死亡率僅14%,遠低於德國39%及韓國的34%。日本屬高齡化社會,政府與各單位提前部署,降低慢性疾病老人染疫風險,成為對抗病毒的關鍵。

日本政府在第二次補正預算案,針對照護福祉領域撥款6,091億日圓,除了相關單位職員每人分發5萬日圓慰勞金,若職員不小心感染病毒則再追加20萬日圓。政府的介護費5成來自稅金,4成向國民以保險費徵收,1成為使用者付費,每年規模約10兆日圓。

疫情衝擊照護產業 整體營業利益下滑

雖然日本積極保護照護產業,仍免不了受疫情衝擊,根據厚生勞動省針對照護領域進行的經營概況調查,2020年整體營業利益率僅2.4%,與2020年相比減少0.7%。另外據東京商工調查,倒閉件數為118件,歇業解散件數為406件。由於勞動力不足、人事成本上漲,8成日間照顧業者表示營收變差,倒閉件數占整體47.4%;夜間照護服務,雖然不至於倒閉,但營業額減少最多,與2020年相比減少2.9%,僅有2.5%營業利潤。

照護產業困難處在於,必須確保人才與設施建設費足夠,經營設施初期就需投入不少成本,而6成須用在人事費,其餘為租金、水電等。可排除以上固定費用的居家型照護,因只要提供到府服務,所以成本較低、報酬率高。反之,機構住宿型的老人之家、高齡者住宅,需提高入住率才能獲得利潤,近年僅有月繳50萬以上的高級老人機構有明顯成長,但月繳20萬以下的低價位老人機構,成長則呈現停頓。

照護機構能在危機下營運,大抵靠的是政府介護保險補助,例如經營多功能照護機構的UNIMAT營業額為570億日圓,但有7成是由介護保險給付,因此如何運用國家資源,確保介護保險外的收入是該產業關鍵。

TSITE Download Attachment

  1. file.jpg

TAITRA

地址:11012 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國貿大樓5-7樓
服務電話:886-2-2725-5200 #1483
電子郵件:weichunlin@taitra.org.tw

主辦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 2023 TAITRA|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