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頃在世界貿組織(WTO)與貿易有關之投資措施委員會(Committee on TRIMS)針對印度援引《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禁止含冷媒(Refrigerant)之空調進口措施提出嚴重關切,日本表示,該議定書並非涵蓋所有冷媒,印度實施措施理由並不完全有效,不公平地迫使企業重組供應鏈,違反1994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 1994)及與貿易有關之投資措施協定(TRIMS Agreement),如果印度不能提出合理解釋並與日本友好解決問題,日本將訴諸爭端解決機制。去(2020)年10月印度為推動自給自足政策(Atmanirbhar Bharat),發展本地製造業,禁止所有含冷媒之空調進口,規定未得到印度政府核發的許可證不得進口,該措施受到印度本地製造商歡迎,因為印度本地製造之空調很難與來自中國大陸、日本、泰國、越南的產品競爭,尤其部分品牌透過「印度-東協自由貿易協定(India-ASEAN FTA)」,享有低關稅或免關稅。
日本強調,印度雖聲稱其禁止進口措施符合《蒙特婁議定書》義務,但在解釋上存在許多錯誤,且進口禁令沒有區分冷媒類型,一律全面禁止,包括部分符合《蒙特婁議定書》或印度國內法規不屬於淘汰範圍的含冷媒空調。日本的關切主要針對氫氯氟烴(HCFC)冷媒,日本認為,根據印度目前法規-「2014 年破壞臭氧物質管制規則(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mendment Rules, 2014)」,並未要求完全淘汰生產及使用HCFC,此外,印度在《蒙特婁議定書》下的義務不包括 HFC,印度亦沒有特定國內法律規範HFC的生產及使用。本(2021)年初,部分日本公司已拜會印度商工部,要求取消該進口限制。
《蒙特婁議定書》是 1987 年達成的一項國際協議,旨在停止破壞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及進口,並降低其在大氣中的濃度,以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大金(Daikin)、松下(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日立(Hitachi)等日本企業都已進入印度空調市場,根據統計,印度年空調市場規模估計超過650萬臺,去年印度尚未對使用冷媒的空調實施進口限制前,進口空調市占率約28-30%。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