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undefined

  •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Advanced Search
  •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 TSITE Products0
  • TSITE Suppliers0
  • TSITE Events0
inner head
TSITE Home / 日本北海道太平洋沿岸之赤潮引發秋鮭及海膽大量死亡,14家漁協受害,日本政府正採取措施
日本北海道太平洋沿岸之赤潮引發秋鮭及海膽大量死亡,14家漁協受害,日本政府正採取措施
TSITE Publish date:2021-10-20
TSITE Published by: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 日本港都新聞本(2021)年10月7日資料,因北海道太平洋沿岸自本(2021)年 9 月下旬起赤潮造成一系列水產品受害,截至 10月1 日止,北海道水產林業部彙整災損情況包括 11,960尾秋鮭魚及大量海膽死亡;10月5日北海道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漁連)等團體及研究機構等成立對策會議提出報告。
  2. 迄今寒冷之北海道沿岸幾乎未曾發生過大規模赤潮,此為有史以來最大之災害。經確認9 月20日至30日發生之赤潮,範圍為根室、釧路、十勝及日高等4 個振興局、14 個市町14 個漁協發生。致盛漁期之秋鮭大量死亡,魚損情形分別為津漁協(東橫町及浦幌町)6,594尾、大樹漁協(大樹町)1,935尾、襟裳漁業漁協(衣毛町)1,335尾、釧路市東部漁協835 尾、昆布森漁協(釧路町)680尾魚及白糠漁協(白鹿町)495 尾等。
  3. 發生海膽死亡業者包括釧路市漁協、釧路市東部漁協、昆布森業漁協、厚岸漁協(厚岸町)佔放流漁場之8成至9成,而 JF 散布漁協(濱中鎮)則確認放流漁場之50%海膽死亡。另大樹漁協2012年試驗養殖之櫻鱒死亡;其他漁民漁協也確認了平鮋、星鰈等中型魚類死亡,海帶、法螺等有損失,擔心災情繼續擴大。
  4. 北海道總合研究所之中央水產試驗場(余市町),對發生赤潮之海域海水進行調查,發現日本西部常見之米氏凱倫藻等及4種同屬之浮游生物,確認其關聯性。北海道相關機關及研究機構已著手共同調查發生狀況及漁業損害之實際情況,並持續監測調查該海域,暸解發生究原因及恢復漁場,及由漁協及業者檢討經營支援策略。
  5. 按日本北海道因氣候變遷暖化,過去多棲息本州以南海域之黑鮪及青甘鰺,於本年大量出現,並導致赤潮影響當地養殖及野生物種,造成極大損害。目前全球強調碳中和等氣候變遷對策,臺灣因海流特殊環境,不易發生赤潮,但暖化造成漁業資源影響似應及早因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TAITRA

地址:11012 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國貿大樓5-7樓
服務電話:886-2-2725-5200 #1483
電子郵件:weichunlin@taitra.org.tw

主辦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 2023 TAITRA|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