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publish)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Advanced Search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TSITE Products
0
TSITE Suppliers
0
TSITE Events
0
TSITE Home
/
為實現海洋風力發電目標,日本海洋生物環境研究所召開研討會,討論漁業權及漁業影響調查等
為實現海洋風力發電目標,日本海洋生物環境研究所召開研討會,討論漁業權及漁業影響調查等
TSITE Publish date:
2021-10-20
TSITE Published by: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日本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10月12日報導,日本海洋生物環境研究所於本年10月8日在東京千代田區TKP新橋會議中心召開「大規模導入海洋風力發電之課題」研討會。日本政府宣布發電目標,實現有望創造新型產業,但漁業權可能成為沿岸利用之障礙,以及「誰來評估對包括近海在內之漁業影響及如何評估」等,並提出未來應解決之課題。
號稱「再生能源王牌」之海洋風力發電,導入需獲得先行使用海域之漁民理解。青森弘前大學區域戰略研究所的桐原慎二教授於 2017 年底至 2019 年初對青森縣漁民進行海上風力發電意願調查,收到該縣6%漁民約511 人之回答;有關當地接受風力發電事業問題,相對於16%持反對意見,「可接受」及「附條件接受」合計71%超過3分之2。但日本漁協(相當於漁會)擁有共同漁業權(專用漁業權),因無法分割予個人,被認為組合長(理事長)中「僅1位組合長反對則無法過關」,此點與歐洲及中國大陸等「海洋風力先進國家」有很大差異。
另日本優先推動風力發電區域之指定條件,規定有「進行發電事業期待不造成漁業障礙」。但環境影響評估之程序及內容已法制化,漁業影響調查法律未定,且因各海區狀況不同,實施調查及作法由各推動區域之協議會各自檢討。
去年12月產官協議會決定2040年海洋風力發電能力以4,500萬千瓦為目標,但2020年發電量為5.8萬千瓦,為達成目標必須進入風況更佳之近海,該海域多屬高度洄游性魚種,單以電力事業者較難進行漁業及海洋生物影響調查,為不確定因素。日本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以2020年追加預算所作之近海區調查報告,預計導入浮式風力發電設施,調查項目包括漁業實況調查。
按日本漁業權制度受到許多質疑,因此近年修改漁業法,盼能突破現況積極發展海洋風力發電,相較先進國家相關領域步伐仍屬緩慢。我國漁業權制度繼受日本,在積極發展海洋風力發電政策亦有相同之處,因此未來似須加強漁業權及漁業影響調查,並做更多溝通協調。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