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undefined

  • 專案介紹
  • 加入專案會員
  • 專案媒合
  • Language
    • TW
    • JP
Advanced Search
  •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 TSITE Products0
  • TSITE Suppliers0
  • TSITE Events0
inner head
TSITE Home / 根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製造業競爭力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在1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4,超越中國大陸、日本、越南及印度
根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製造業競爭力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在1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4,超越中國大陸、日本、越南及印度
TSITE Publish date:2020-11-06
TSITE Published by: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根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頃公佈「全球製造業營運成本」的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在17個經濟體的製造業競爭力排名第4,因為主要成本(primary cost)指數效率高,尤其是在公司稅率、房產及時薪成本,整體競爭力表現亦超越亞洲其他國家諸如中國大陸、日本、越南及印度。加拿大排名第1,為最具經濟競爭力的國家,其次為臺灣與韓國。

 

前述排名係以主要成本和附屬成本(secondary cost)的同等比例,作為衡量經濟競爭力的標準以及經商指數。

 

在主要成本指數方面,馬國和中國大陸、墨西哥及越南併列第1名,並超越印度、臺灣、韓國及日本。倘將主要成本與次要成本的可變權數從相等(50%-50%)更改為70%-30%,馬國將在經商成本指數排名第1,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國家。然馬國卻在附屬成本指數僅居第11名,從而拖累該成本無法與主要成本達到相等比例。儘管如此,馬國依然榮登美國主要進口國最具經濟競爭力前5強排名。

 

馬國雖在主要成本指數效率位居第1名,但依然需進一步改善成本效率,以便長期維持經濟競爭力與地位。至於附屬成本的改善,馬國須提高勞動力與基礎設施以及吸引更多專才。

 

儘管馬國目前處於不確定情況,惟馬國將繼續成為主要製造業中心,因營運穩定性及成本控制是每家企業得以長期生存的主要關鍵。前述調查顯示,馬國擁有適當的條件提升生產價值鏈,憑著敏捷的行動及建立自身能力,馬國可繼續維持競爭優勢,並維持高素質投資的首選國家。

 

跨國管理顧問集團麥肯錫(McKinsey)預測,若企業重新安排其供應商網絡,全球16%至26%,即總值2.9兆至4.6兆美元的出口將於未來5年遷往新的國家。世界經濟論壇預測,許多跨國企業將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進一步考慮「中國加一」策略。

 

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之統計數據顯示,馬國本(2020)年上半年共核准1,725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648億馬幣(約合151.4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減少29.57%;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453億馬幣,較上年同期增加6.59%,占總投資額之69.9%;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195億馬幣,較上年同期減少60.6%,占總投資額之30.09%。製造業占馬國總投資金額的55.1%或357億馬幣(約合83.41億美元)。

 

馬國「投資吉隆坡」機構(InvestKL)執行長莫哈末阿茲米(Muhammad Azmi Zulkifli)表示,馬國擁有世界級連線性、基礎建設及高技能人才,馬國將重點轉向「未來工業」,並專注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推動相關領域的價值鏈朝向高效益、高科技及永續發展方向。馬國將為跨國企業提供親商投資環境以及成本競爭效益。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TAITRA

地址:11012 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國貿大樓5-7樓
服務電話:886-2-2725-5200 #1483
電子郵件:weichunlin@taitra.org.tw

主辦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 2023 TAITRA|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