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8月10日報導,鑒於日本政府積極提倡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日本能源業者認為未達成前述目標,氫及氨等零碳排燃料勢必將成為重要能源資源。為因應未來社會對零碳排燃料需求大幅增加,日本能源業者刻正加速零碳排燃料之製造、儲藏及運輸等跨國供應鏈布局,具體動向摘陳如下:
氨燃料:
INPEX(前身為國際石油開發帝石株式會社)、石油天然瓦斯‧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JERA等日本公司,為了評估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建構氨燃料跨國供應鏈之可行性,與阿布達比國營石油公司(ADNOC)締結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 FS)契約。
氨過去主要用於生產肥料,已確立生產及運輸技術,具可利用既有基礎建設之優勢。為此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 日本第二大石油公司)規劃活用其德山事務所(位於日本山口縣)既有之原油精製設備,布局氨燃料國際供應鏈。刻正評估將該事務所轉為氨燃料進口據點,進一步供給予其他煉油廠或鄰近事務所之可能性。
具建設工廠生產化學燃料用氨實績之東洋Engineering公司則是於近期公布的中期經營計畫中表明要開拓零碳排相關事業。目前該公司正與伊藤忠商事合作,進行西伯利亞東部與日本間建構氨燃料供應鏈之可行性研究。
氫能:
在氨燃料問世前,氫能已被視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之關鍵技術。電源開發株式會社(J-POWER)於本年在澳洲開始利用褐媒(Brown Coal)製氫之實證實驗,盼藉此確立褐媒製氫之商業技術;同時也積極開發利用再生能源電解製造綠氫之商業機會。該公司並於去(2020)年12月起積極參加氫能相關國際會議,藉此深化製造、運輸及利用氫能之相關知識。
ENEOS(日本最大石油公司),於本年8月宣布將評估與澳洲再生能源業者Neoen Australia Pty. Ltd.合作建構跨國供應鏈,在澳洲利用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製造氫,將氫轉換成甲基環己烷(MCH)後用海運送至日本;同時規劃將該公司之製油廠轉為氫之接收基地,並驗證將氫轉化成有機氫化物(Organic Hydride)後儲藏之相關技術。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