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2021)年6月22日報導,日本環境省於本年6月21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如何制定碳定價(Carbon Pricing)機制。依據專家試算,即便對1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課徵1萬日圓排碳稅,只要將稅收用於提供企業節能設備投資補助,則對經濟成長不會形成負面影響。環境省認為此試算結果提供碳定價措施對經濟成長有利之立論基礎,盼透過課徵排碳稅,強制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日本環境省主張只要企業持續推動節能,中長期能源用量及購入成本將減少,同時透過對外出口節能及減碳排技術亦能帶動經濟成長,並稱本次試算結果提供碳定價制度可帶動經濟正成長之立論基礎。未來環境省除排碳稅之外,亦考慮導入碳交易制度,並透過制定具強制力之碳定價機制,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
日本經濟產業省亦於本年2月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碳定價制度,並對制定具強制力之制度框架持保留態度。經濟產業省認為部分產業─例如鋼鐵產業─尚未具備減碳排技術,倘賦予該等產業強制減碳排義務,恐僅徒增企業負擔,但無法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經產省主張應透過政策鼓勵企業採取自主性減排措施,並建構二氧化碳排放量自由交易市場,藉此促進溫室氣體減排。
日本商工會議所亦主張,由於日本中小企業較無餘力導入新技術,反對政府導入具強制力的碳定價機制。另強調為推動溫室氣體減排,日本企業及家庭迄今已負擔石油石炭稅及揮發油稅,而電費亦內含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採購制度(FIT)之相關成本,倘政府為推動溫室氣體減排而導入碳定價制度時,應考量並整合既有之相關成本。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