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publish)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Advanced Search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TSITE Products
0
TSITE Suppliers
0
TSITE Events
0
TSITE Home
/
2020年日本漁業生產量下降0.5%僅417.5萬公噸,連續2年歷史低點
2020年日本漁業生產量下降0.5%僅417.5萬公噸,連續2年歷史低點
TSITE Publish date:
2021-06-01
TSITE Published by: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5月31日報導辦理。
日本農林水產省本(2021)年5月28日公布2020年漁業(漁撈和養殖)生產統計,生產量417萬5,000公噸,比前一年下降0.5%,是1956年開始現行調查以來,連續2年更新過去最低數字。海面養殖增加5.7%,因海藻及帆立貝等由前一年不振狀況稍有回復,生產量為96.7萬公噸。海面漁撈產量315萬6,500公噸,因鯖魚、秋刀魚及鮭類等減產,以致減2.2%。
海面漁撈秋刀魚、鮭魚類、昆布為統計史上重寫最低紀錄,其中秋刀魚比1958年最高時減少94.8%至2萬9,700公噸,鮭魚類比1996年最高時減少80.5%至5萬5,900公噸,昆布類比1962年最高時減少75%至4萬5,000公噸。
海面漁撈其他減產主要魚種,三重及長崎等鯖魚類漁獲減少(比前一年減16.4%至37萬6,600公噸),宮城及靜岡等鰹魚漁獲量減少(減29%至16萬2,500公噸);另海面漁撈比前一年漁獲量有恢復增加,島根及宮崎沙丁魚增加(增25.9%至70萬500公噸),北海道明顯增產為帆立貝(增1.9%至34萬6,000公噸),明太鱈則增4%至16萬100公噸。
海面養殖增加主要是兵庫及佐賀的海苔增產(比前一年增14.8%至28萬8,700公噸),岩手及宮城的海帶芽增產(增18%至5萬3,200公噸),北海道的帆立貝增產(增4.5%至15萬1,000公噸),德島等青甘鰺增產(增0.5%至13萬7,100公噸),熊本的嘉鱲增產(增0.2%至6萬2,400公噸)等。而宮城及廣島養殖牡蠣減產,比前一年減1.7%至15萬8,900公噸。。
内水面養殖業則減6.2%至2萬9,181公噸,主力的鰻魚減1.1%至1萬6,887公噸,鱒類減產16.7%至5,897公噸,另鯉魚及香魚亦減。內水面漁撈產量2萬1,759公噸,與前一年相差有限,主力魚種蜆減6.6%至8,894公噸,鮭鱒類則增11.9%至7,458公噸。
按日本漁業生產量1984年達最高1,282萬公噸,至2020年417萬公噸(估算),目前約為全盛期產量3分之1,已由單純生產轉變為資源管理導向,重點在資源永續利用。做法上,日本行政部門、研究機關與漁業者合作進行資源調查,利用資通訊(ICT)技術進行漁獲資訊收集、試驗船調查、解析海洋環境與資源變動關係,以及強化作業及漁場資訊收集;獨立在行政機關外的研究機關,辦理資源評估,再由行政機關向業者說明資源管理目標,並與業者交換漁獲管理規則,確立總許可配合(TAC)、個別配額(IQ)及資源管理協定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