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5月17日及13日報導,日本電力中央研究院於本年5月14日表示,即便配合政府指示更動經濟成長率或粗鋼生產量等假設條件,試算結果顯示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8億4,200萬噸,減排水準相對2013年仍僅減少40%,減排46%之目標恐難以實現。
日本菅義偉首相日前公開表示日本將於2030年達成相對201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6%之目標。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隨即與相關單位召開會議,以減排46%為前提討論2030年之能源組成(Energy Mix),並期於6月的G7領袖會議前提出具體對策。日本經產省為達成46%減排目標之試算方式摘陳如下:
下修最終能源消費量:考量近期經濟發展情勢,日本政府將2013年至2030年之平均經濟成長率自1.7%下修至1.4%。以年均成長率1.7%試算時,最終能源消費量(未採取節能措施)換算成原油量約為3億700萬公秉,倘以年成長率1.4%試算,再輔以節能措施,預估最終將有望減少相當原油6,000萬公秉之能源消費。較原先試算進一步節省1,000萬公秉原油量之能源消費。另鑒於近來鋼鐵業界國際競爭激烈,可能使日本國內鋼鐵減產。倘反映此趨勢,將2030年之粗鋼產量下修至原先估算之1.2億噸以下,則有可能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提高再生能源占比:日本原先規劃2030年能源組成中再生能源占比為44%,核能約占20%。依據經產省試算,倘將煤炭火力電量1%改以再生能源發電,則可減少約0.6%之排碳量,爰為達2030年減排目標,提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勢在必行。再生能源新主力之一的離岸風電預估可於2030年導入2,900億千瓦小時的裝置容量。現況下太陽能發電因土地面積不夠,無法大量導入,但「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修正法案倘順利通過,地方政府可自行設定再生能源導入促進區域,進而提升太陽光電及風電等再生能源發電機組數量。日本政府希望可將再生能源佔比提升至6成左右。
增加氫能及使用氨燃料之火力發電:僅憑既有技術可能無法完成減碳目標,日本規畫研發新技術,推動氫能及使用氨燃料之火力發電,以進一步減少能源部門的排碳量。依照目前規畫,至2030年日本氫燃料使用量約為30萬噸,發電量約為65億千瓦小時;氨燃料使用量將達300萬噸,發電量約為82億千瓦小時,約為日本總發電量的1%。為達2030年減碳目標,未來將進一步研發相關技術,期在2030年能進一步提升氫燃料及氨燃料用量。
進一步推動建築物節能措施:預計透過強化建築物的隔熱性能等措施,減少不必要之能源使用,進一步推動節能減碳。
日本電力中央研究院(以下簡稱電中研)表示,倘依據政府假設下修經濟成長率或粗鋼生產量等條件,且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3,260億千瓦小時(其中太陽能1億1,860萬千瓦小時),試算結果顯示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8億4,200萬噸,減排水準相對2013年仍僅減少40%,距離減排46%之目標仍有6%之差距。
電中研分析日本201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之6%約為二氧化碳8,100萬噸,惟再生能源新主力之一的離岸風電從環評到建設完工估計需約8年,預估將於2030年代後始能大量導入。倘要透過增加太陽能達成2030年減排目標,則太陽光電機組容量需增加2億1,900萬千瓦小時,在可用土地面積不夠的現況下,恐難以達成。
電中研另稱,日本政府目前為達成2030年減排目標提出之因應對策可行性仍有待商權,且不應拘泥於如期達成46%減排目標。倘為如期達成目標,花費龐大經費卻只獲得少量減排成果,實屬本末倒置。該院建議日本政府應評估各減排措施之性價比(Cost performance),以最少成本達成最大之減排效果。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