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publish)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Advanced Search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TSITE Products
0
TSITE Suppliers
0
TSITE Events
0
TSITE Home
/
日本水產廳「流通適正化法履歷義務化」檢討會,要求納入「鰻線」
日本水產廳「流通適正化法履歷義務化」檢討會,要求納入「鰻線」
TSITE Publish date:
2021-05-20
TSITE Published by: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5月19日報導辦理。
為防止不法漁獲物在日本國內市場流通,本年5月17日日本農林水産省水産廳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特定水産動植物等國內流通適正相關法律」(水產物流通適正化法)運作,要求課以申報交易履歷及記錄義務,鮑魚和海參等日本國產魚類被列候選,而加工和銷售業者則發出要求擴大目標魚種聲音。會議主席北海學園大學濱田武士教授表示,應將目標擴大至鰻線(玻璃鰻)。
該法分國產及進口品,針對被指定為容易盜捕的魚種,要求交易業者證明生產之合法性,以及申報記錄相關資訊。水產廳在本年7月將依會議結果,於12月訂定對象魚種頒布農水省,朝明年12月施行努力。魚種選定焦點,著眼於盜捕風險高者盡可能涵蓋,並與資訊申報記錄節省成本及複雜手續能維持平衡,以確保實效性。會中也有數個漁協系統團體要求:「確保實效性」外,加工業者也表達:「如此作法對事業永續確有影響」。。
日本水產廳對國內盜捕風險高魚種,依檢舉比率及價格高低,以及漁獲減少比率等觀點進行分析,曾經是該規則候選對象的鮑魚和海參外,鰻線也被認為風險高。濱田主席指稱,至2023年12月漁業法修正,將強化鰻線盜捕的罰則,提議強化罰則時程倘來得及,應將鰻線列為流通適正化法對象,水產廳則回應表示願意檢討。另生產、加工流通各階段相關人員認為意味著「依規則鮑魚和海參以外其他魚種恐成為盜捕對象」,多數發出要求納入更多魚種聲音。
按日本以保護資源為目的及確保國產鰻線,於1976年依輸出貿易管制令每年12月1日至翌年4月30日禁止鰻魚苗出口;我國因應遲至2007年11月1日才禁止每年11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禁止鰻線出口。後因我鰻線多數透過香港不正常管道出口至日本,流通不透明遭到批評,倘日本實施旨揭法律,意味目前鰻線不正常管道出口日本將無法溯源成為規範對象;基於貿易自由化,日本政府先於本年4月1日有條件開放鰻苗出口,我方似應盡速研議雙贏方案。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