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publish)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專案介紹
加入專案會員
專案媒合
Language
TW
JP
Advanced Search
日本
TSITE My Collections
TSITE Products
0
TSITE Suppliers
0
TSITE Events
0
TSITE Home
/
有關日本北海道所產帆立貝,6年來首次達到40萬公噸
有關日本北海道所產帆立貝,6年來首次達到40萬公噸
TSITE Publish date:
2021-05-17
TSITE Published by: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17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北海道漁業協業協同組合連合會統計,2020年度(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北海道產帆立貝漁獲量比去年度增加11%,達42萬9,943公噸。鄂霍次克海南部•北見管區及噴火灣和根室管區等主要生產區,皆超過去年的水準,六年來生產量首次恢復至40萬公噸。而受到新冠病毒病導致出口需求下降影響,平均價格則下降27%,僅122日圓/公斤,金額面產生嚴峻結果。
依地區來分,鄂霍次克南部•北見市增加12%,至19萬1,915公噸;北部的稚內地區比去年度減少7%,為14萬1,829公噸;但包括兩個地區在內的鄂霍次克地區的總量增加了3%,為33萬3,744公噸,是2014年以來最高記錄(32萬8,569公噸)。噴火灣地區的函館4萬7,223公噸(增85%)、室蘭6,803公噸(增2%)同時增產,由2019年度暴斃受害影響已稍有恢復;根室產量3萬4,743公噸,比前一年度增加2成,3年來首度達到3萬公噸,留萌、小樽及檜山也比前一年度上升。
2014年度北海道產帆立貝漁獲量達歷史最高超過48萬公噸紀錄,當年冬天受鄂霍次克大型低氣壓影響,養殖漁場受災,導致2016年降至約25萬公噸。之後噴火灣也發生大量暴斃受害,但鄂霍次克地區恢復生產,整體漁獲量水準仍有提高。2017年以後形成「V字形恢復」,4年度連續比前一年度增加,是2014年度後6年來首度回到40萬公噸。
去年度帆立貝單價呈現苦戰,主要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國內市場消化及出口需求前景未明朗狀況,價格形成全面受到壓抑。2017年以後平均單價,隨著原貝增產價格有走低傾向,去年度跌幅達27%,為過去4年最低水準。目前2021年度的北海道帆立貝漁獲計畫,比2020年度實績減少8%,為39萬7,693公噸,儘管比2020年度減少,預估持續有40萬公噸高水準。單價因新冠肺炎仍無法預測情勢,上期帆立貝面對新冠肺炎仍顯現堅強商品力量,因國外因需求恢復及價格上升,被認為可能探底後轉而回升。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